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本研修 > 【四中教研】解读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制”教学模式

【四中教研】解读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制”教学模式

2017年04月17日 14:03:57 访问量:9595

     2016年起,全国各省纷纷发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启动新高考改革。经整理发现,各地高考改革方案都规定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科目(含听力)一年两考;取消文理分科,实行“6选3”,考生可自主选择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因此,学生可以凭借自身不同的学科优势选考任意3门科目,既能选择“物理+思想政治+历史”,也能选择“历史+化学+生物”。6选3的科目组合方式多达20种,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文理交叉”的现象。受师资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学校在组织教学时,不可能把“文科”“理科”这两种编班方式改变为20种组合编班,所以组织实施“走班制”教学势在必行,而“走班制”的实行必然要求高中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一、“走班制”变革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指引下,高中教学模式变革势在必行,“走班制”应时而生。具体来说,“走班制”教学,是指各学科教师在固定教室授课,学生依据各自的发展愿望、学科兴趣、学科知识及能力水平,自主选择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程度要求、不同考试难度的课堂上课。日常教学中,“走班制”“走”的是学生,即学生流动上课;“不走”的是教室与教师,即学校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层次等的不同来固定教室和教师。实行“走班制”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促进不同特点的学生多元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做好自己的学业及人生规划,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走班制”的具体方案是灵活的,既可实行分学科的“走班制”,也可以对所有学科都实行“走班制”,主要依据学生发展的需求与学校的实际情况。

  教育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理念的转换。“走班制”是学校教育理念从“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大转轨与深度变革———即从“标准化”转向“多样化”,从“规定性”向更多的“选择性”转变。这也正体现了“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提高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并发展探索性学习的方法”。“走班制”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有利于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兴趣特长,组织更为高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提升他们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等元认知能力,并逐渐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制班级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教育为核心,管理为手段

在任何教育活动中,一切管理手段都是为教育服务的,都是实现教育的途径,教育才是

最终的目的。因此,任何管理手段都应以教育为核心,任何班级管理措施都必须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实现教育目标为宗旨。这与沈韬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应把班级组织的人本化、班级规范的激励性、班级人际关系的共生性、班级氛围的融洽度作为衡量班级管理的主要尺度”。

2.个性发展与集体发展并重

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的出炉,将为学生提供20多种课程选择组合,给予学生更多课程选择的自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但任何个体的发展都离不开集体的作用,每个个体只有在人际交往、集体生活、社会实践中才能够实现其人生价值。然而班集体作为学生生活的共同体,应以尊重班集体的完整性为前提,培养每一位班级成员的集体观念,共同维护班集体的荣誉与尊严。

3.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治相结合

参与班级管理是每个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学校组织的基本特性。但管理并不等于是“管教”和“控制”,任何班级管理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其本质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任何班级管理改革的举措都应处理好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治的关系,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实现教师管理、指导与学生自治管理、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普通高中走班制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

1.双重管理

普通高中的学校教导处和德育处是负责学校管理的主要部门,在选课走班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中二者更应各司其职、协调管理、相互配合,进而保证其高效、平稳、有序的运行。

1)教导处主管教学班

教导处在选课走班制中扮演“神经中枢”的角色,即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其职责主要是对教学班的教学实施管理,包括课务安排、教学研究、课时安排、教学评价等等。

2)德育处主管行政班

其主要职责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规范学生的行为。选课走班制的实行,使学生进入不同的教学班,这不仅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还丰富了学生的信息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因此,各个行政班应充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形成班级共同愿景,确立班级特色文化。在教学班中应对本班特色文化进行讨论、交流,进而打破班级壁垒,有利于学生班级归属感与荣誉感的培养。

2.教管合一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本职工作,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自觉承担教育、管理及帮助学生的职责,进而形成一种“师师尽责、教管合一”的班级管理新体制。

1)行政班班主任要实行动态管理

实行走班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爱好选择不同的教学班,致使教学班成员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笔者认为唯有实行班级动态管理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加强与教学班任课教师的沟通。行政班班主任要经常与教学班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态、身心状况,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应及时主动进行沟通。

其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行政班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学习情况以及在学习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最后,加强学生自觉性教育。实行走班制,学生在校的大多数时间将会在教学班度过,他们游离于行政班班主任的视线之外。因此,行政班班主任应加强学生的自觉性教育,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使其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并积极配合教学班任课教师的工作。

2)教学班任课教师应班主任化

教学班任课教师不应把教学班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教学,而应把教育目标多元化。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教学班任课教师应淡化学生行政班的意识,增强教学班的意识,以教学班为整体将不同行政班学生交叉排位,打破班级界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维护课堂纪律,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班集体观念的形成。第二,教学班任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及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视同仁,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去处理教学问题,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使学生理解自己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家校共管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校关系势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在实行走班制的普通高中,更应重视家校共管,这不仅仅是行政班班主任的工作,还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因此,学校应切实做好家校的时空“对接”,通过重新整合家校沟通渠道,使学生在家校共育中和谐发展。虽然学校在长期家校沟通中创建了许多沟通方式,如教师家访、电话沟通、家长意见箱等等。在网络日益普及的时代,更应充分发挥网络的时效性、便捷性的功能,通过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实现家校实时互动。在互动平台上,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电子学习档案,账号、密码与学生一一对应,仅供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任课教师以及家长登陆,他们之间可以进行实时互动、广泛交流,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上课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等),还可以共同研讨未来学生的教育方案。家校互动平台不仅拓宽了家校的沟通渠道,还有效地弥补了走班制模式下家长以及班主任对学生在校期间日常表现了解不全面的弊端。

4.学生协管

     走班制的实行必然会导致班级管理的多元化、复杂化,为使班级管理能够高效、平稳、和谐地运作,必然需要学生的参与,在走班制推行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首先,把行政班按一定比例分为若干组,在分组过程中,应坚持“自由组合的原则”,行政班班主任在学生自由组合结果的基础上,再根据男女搭配、性格互补、强弱互带的原则进行局部调整,这样形成的小组成员才可以相互配合,便于以后小组工作的开展。其次,在分组的基础上,应为每一小组选配组长。组长应由小组推荐或个人自荐的方式初步产生,最终经班主任综合考虑任命。组长必须具备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在小组当中应有威信、能带头起模范作用。最后,组长产生以后,班主任应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义务。通过分组不仅能达到学生协管的目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及班级荣誉感,有效弥补课后教学班任课教师辅导不到位的情况。

编辑:酒王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神木市第四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陕西神木县第四中学 版权所有

陕公网安备 61082102000031号 联系地址:神木四中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